长尾并不是因为互联网而产生的,更不会依赖互联网 | SEM的尾巴•连载6
岳鹏飞
2017/03/01
4289

 (一)长尾的时间维度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长尾,我们就不能忽视这样一种现象,今天的大热门就是明天的小冷门。于是,克里斯·安德森先生又把时间纳入了长尾市场的考量因素当中,使长尾的市场看上去更加复杂了。

如果我们把时间的维度考虑进来,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的热门产品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消声觅迹。这是时间的力量,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其实,不管是热门产品,还是普通产品,都无法逃脱时间的魔咒,都会随着时间的脚步全部进入长尾之中。当然我们也无法否认,由于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一些本来就属于长尾中的产品却有机会成为大热门。由于控制流行的因素是如此的繁杂,以至于让我们无从琢磨。

时间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我们仍然看到,有些人试图打破常规,比如说搜索引擎。


从某种程度上讲,搜索引擎就是充当了时间机器的角色,它在搜索网页的时候,衡量相关性的主要标准不是新旧程度(时间),而是导入链接里网页的质量。就这样,搜索引擎打破了时间对于产品流行度的控制,能够使一些老的产品信息显现在搜索页的前面,这不得不说是搜索引擎创造的魔力,它也在逐渐地改变着长尾市场。

(二)长尾在美国次贷危机里的作用

2008年的次贷危机已经从美国蔓延到欧洲,从华尔街蔓延到全世界,在人们还没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前已经有大批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者被政府接管了。华尔街怎么了?欧美世界的金融体系怎么了?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专家学者的答案是:一切应归咎于华尔街的贪婪,而AIG高管在公司被接管后一天44万美元的度假消费更让人们相信是华尔街的“肥猫”们制造了次贷危机,他们贪婪的使用了高杠杆,然后又愚蠢的相信了把次级信用贷款打包以后就能变成AAA证券的神话。

但事实是,贪婪不仅仅是华尔街的本性,也是全人类的本性。华尔街的这些投资银行家们已经贪婪了一百多年了,靠着贪婪和狡黠他们度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经济危机,但为什么这次危机中被集体击溃?只是因为对次贷的错误估价吗?只是因为高杠杆吗?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看,雷曼、美林等证券公司的杠杆率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今天30倍的杠杆率在20世纪90年代也曾出现过,为什么这次危机会导致有着158年历史的公司破产?为什么像AIG这样每年有400多亿美元保费收入的保险公司会被接管?

危机不能简单归咎于贪婪,我们需要探索更根本的原因。

OK,这些金融鬼话已经扯完。大部分人应该和我当时一样完全不知道这些缩写和这些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所谓的次贷危机简单解释就是给一些信用记录很差的,而且无法提供收入证明、还款能力证明和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提供住房按揭贷款。借给信用好的人叫做按揭贷款,借给信用不好的人就叫做次级按揭贷款。相比于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风险更大所以收取利率更高。因为美国房价的上涨,这些次贷公司的收益就会提升。他们不担心或者更希望你交不出贷款,如果你因缴纳不出贷款而被收回房产,他们则产生更多利润。如果你能还上房贷,那么他们也因为利息高而收入丰厚。但随着美国房地产行业转冷,原本还在缴纳房贷的人更不愿意缴纳房贷了。

比如当时我100万买的的房子,结果因为房价下跌,当初100万的房子现在就值30万。可如今我首付加贷款一共还了快80万。如此这般,就有更多的人不愿意上交房贷从而导致次贷公司收回无数的房产,但每收回一套房产再出售的价格远不如之前。导致公司倒闭,最终蝴蝶效应般的影响了整个欧美。

在次贷危机这个全球金融的事件里,能够正常承受按揭贷款的人群其实就是核心人群(核心词)。这部分人群不仅稀少而且必然也是多家银行拼命争取的主力目标(竞争导致CPC飙升),当这部分人群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到大家都无法承受之际(CPC再高肯定也有一个顶值),为了继续追求增长和利益,开发新的人群加入到按揭贷款中,就变得如此顺理成章。这时,次级按揭贷款闪亮登场(长尾来了)!

次级按揭贷款市场的开始导致了门槛下降,接受次级按揭贷款的受众基数开始成几何倍数增长。直到这些受众的业务量占到了公司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个时间里我估计肯定有各种专家呼吁他们次级按揭贷款的不安全性。不过我们知道,一旦长尾开始了,根本停不下来。

我相信这也是历史为何都如此的相似,即使再来一次,结果肯定也如此。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长尾并不是因为互联网而产生的理论更不会依赖互联网。互联网只是让长尾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相关阅读:

营销中最有效的数据落方式 | SEM的尾巴•连载1

上帝创造了长尾,而不是互联网 | SEM的尾巴•连载2

长尾虽好,但核心还是不可或缺的!| SEM的尾巴•连载3

在长尾世界里游个泳 | SEM的尾巴•连载4

宝洁里的长尾与创新 | SEM的尾巴•连载5

Copyright©2015-2022 艾奇在线(厦门)营销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63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