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包月的GEO优化,已成了「灰产」?
艾奇在线
2025/09/24
1917

周末在武汉开U渠道全国线下会,在主持会议期间看到了一篇新浪财经的报道:

来源:新浪财经

这篇报道的主要意思是:

现在市面上很多做GEO优化,很多都是通过伪造专家身份、虚构研究报告等方式,向AI投喂虚假信息,骗取AI的收录与展现。

看到「2万包月」,让我想起了多年前SEO优化,也是一两万包年,然后给你做排名。

后来SEO优化的这种商业模式也不行了,

一个是做SEO优化的效果不如直接投放广告来得快和透明;

另一个是当时有很多人收了钱不干事或乱来,说不听一点就是骗客户的钱。

任何没有底线的劣币必然会驱逐良币。

现在GEO优化也同样出现大量的「劣币」,未来这种简单粗暴的「数据投毒」式的优化手段也会走向末日。

01

用10个问题聊清楚GEO优化到底是不是「灰产」,与传统的SEO有哪些不一样。

1、什么是 GEO 优化?

即生成式引擎优化,旨在通过研究 AI 学习偏好和信息抓取规则,优化品牌信息等内容,使其优先出现在 AI 对话回复中,提升曝光度的策略。

2、「有事问AI」的用户规模如何了?

截至2025年,我国AI问答用户超3亿,且83%年轻用户查产品首选AI。

也就是说,接下来「有事问AI」将取代传统的搜索。

AI问答将成为下一个超级入口,也就意味着这里面有巨大的商业机会。

未来你不做GEO优化,就像10多年前不做SEO一样。

3、GEO优化是灰产吗?

GEO优化本身并不是灰产,但如果是通过 “数据投毒”(如投喂虚假信息)实现GEO优化目标,这样的GEO优化就会沦为灰产。

所以,GEO优化是不是灰产,关键在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优化的?

另外,如果你收了钱,不干活或用欺骗的手段优化,也是灰产了。

4、什么是「数据投毒」?

指通过伪造专家身份、虚构研究报告等手段,向AI系统投喂虚假信息,干扰AI学习和信息输出,使其优先展示特定(多为商业目的)内容的行为。

短期内这种方式可能不会停止,毕竟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利益就会有做。

但这种方式也不会长久,平台会打击、国家会出手监管。

02

5、GEO优化和传统的SEO优化异同点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传统的SEO?

传统SEO优化主要是针对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通过优化网页内容、结构、外链等,提升网页在搜索引擎结果页面的排名,增加网站流量。

其次,再来聊聊GEO优化和传统的SEO优化的异同点。

两个相同点:

  • • 优化目标都是为了提升排名和增加曝光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和传统SEO(搜索引擎优化)都是为了在提升特定对象在相应平台上的排名和曝光度。

SEO是让网页在搜索引擎结果页面中获得更好的排名,增加网站流量 ;

GEO则是使品牌信息等内容优先出现在AI对话回复中,提高品牌或产品信息的展示机会。

  • • 做优化的商业目的都是为了商业变现

本质上都是为商业服务,帮助企业、品牌进行推广。

通过提升曝光和流量,吸引潜在客户,进而实现商业价值的转化,如促进产品销售、增加品牌知名度等。

6、GEO优化与传统SEO优化的作用平台有何不同?

GEO优化针对AI问答系统(如 ChatGPT、国内对话 AI);传统SEO针对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

7、GEO优化与传统SEO优化的信息呈现形式有何差异?

GEO优化的内容直接以AI答案形式呈现,用户无需跳转;

传统SEO的内容以网页链接形式展示,用户需点击进入查看。

03

8、数据投毒的危害都有哪些?

对普通用户有哪些危害?

  • • 误导决策:如误信虚假健康信息延误治疗、买劣质产品;

  • • 陷入认知茧房:长期接收单一观点,失去多元信息接触机会。

同时,对AI行业也是有危害的。

  • • 污染训练数据:导致AI“退化”(回答失真、逻辑混乱);

  • • 透支用户信任:阻碍AI普及(用户因虚假信息拒绝使用 AI)。

引发 “劣币驱逐良币”,对GEO优化整个行业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9、如何识别AI中的 “投毒数据”?

  • • 核实来源:查专家身份、追溯报告出处;

  • • 逻辑常识判断:看内容是否夸大、违背常识;

  • • 多平台验证:跨AI对比、结合搜索引擎校验;

  • • 关注发布规律:短时间集中出现、多问题重复推荐同一内容需警惕。

10、如何合理合规地做好GEO优化?

  • 做GEO优化,必然要研究AI平台的规则和算法,但并不等于说可以利用算法甚至是漏洞来实现我们目的。

  • 从长远来看,想让自家的信息更加长久地出现在AI问答里,从GEO优化开始就要合法合规。

  • • 遵循法律法规:规避虚假宣传、保护数据隐私;

  • • 确保数据真实:不伪造信息,标注真实用户评价并备份≥1 年;

  • • 建立合规校验机制:如 “三重校验”:数据库查禁用词、NLP 筛敏感信息、专家人工复核。

Copyright©2015-2022 艾奇在线(厦门)营销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63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