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刚刚开始
刘润
2022/06/26
1695

最近,直播电商这个话题,被很多人解读。

前段时间,“小师妹请教”栏目邀请楚燕来老师来到直播间,做了一次精彩的分享。

楚燕来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助理教授,也是《直播电商的逻辑》一书的作者之一。

今天,我也把楚燕来老师在直播中分享的干货,和书中的精彩内容,整理出来,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直播,是更高效的媒介

外部环境的高速发展,为直播电商提供了优渥的土壤。

比如说,通信技术的持续迭代,终端技术的不断普及,物流系统的强大保障......

可是,为什么这些外部条件的进化,带来的不是传统电商的持续膨胀,而偏偏是直播电商的崛起呢?

楚燕来老师说,因为视频直播,是一种内容更丰富、传播更高效的媒介。

完成更加丰富、复杂的内容传播,是直播电商最大的长板。

我举几个例子。

这件衣服合不合身,你可能需要试一试。

这个床垫舒不舒服,你可能需要躺一躺。

这盒小龙虾好不好吃,你可能需要尝一尝。

这些都是体验,是复杂信息。

通过图文,很难介绍清楚。

而通过直播的形式,就可以将复杂的信息,展示给观众。

不知道衣服合不合身,我找一个身材标准的模特,穿给你看。

不知道床垫舒不舒服,我找一个200斤的小伙子,躺给你看。

不知道小龙虾好不好吃,我找一个美食网红,吃给你看。

直播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商品内容,充分地表达给观众。还可以根据观众的在线反馈,实时调整直播思路,做出针对性的讲解和展示。

你对这件产品有兴趣,那我就特地讲给你听。你对那件产品有兴趣,那我就特地让模特穿给你看。

这就是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来减少交易障碍。

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再到直播。单位内容的信息含量越来越高,能击穿的交易决策也就越来越多。

2、直播,一步步结合电商

但在2016年之前,直播和电商,还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

直播平台上的主播和内容创作者,只能通过观众的打赏来获取收入。

但已有的研究发现,打赏这种形式,终归是有上限的。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看一场直播,如果我觉得我挺喜欢这个主播,或者是挺喜欢这种内容创作,我可能会选择使用打赏功能。

但我转念一想,不对啊,打赏主播,除了短暂的情绪价值,我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收获。

那怎么解决这个上限呢?

2016年,蘑菇街率先看到了“直播+电商”的机会。

随后,短视频领域的快手,和电商领域的淘宝,都选择了迅速跟进。

在2016年,快手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3亿人。

在这个时间节点,快手在短视频的基础上,增加了直播功能。快手上的一些主播在通过观众打赏获取收入的同时,也开始尝试着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提高收入。

但在当时,大家都只是把直播电商,当成是传统电商的一种补充。

而在2018年的11月6日,某位知名主播在快手上开启了一场长达24小时的直播带货活动,直播间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了100万。当天的交易额,高达1.6亿。

直播带货,一下子就引爆了整个行业。

“买货”和“打赏”,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可以看看直播,买买零食。不仅收获了愉悦的心情,也收获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

而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也大大加速了直播电商的崛起。

在需求一侧,大家的活动都被疫情限制了。

看直播,看短视频,成了大家宅家过程中的一种方便、有趣、低成本的娱乐方式。

根据我们的统计,虽然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数并没有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但用户的观看时长增加了40%。

而在直播领域,一些头部平台的直播观众,甚至已经占到了总用户的80%以上。

用户也慢慢养成了新的购物习惯。

以前,是先有需求,再进行有目的的搜索、比较,最终完成购买。

现在,是看着看着,挺有趣,顺手就买了。

在供给一侧,大量的线下商家面临疫情困局,必须寻求线上的破局机会。

可是,传统电商平台的运营逻辑相当复杂,对于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商家来说,难度太大了。

美工、营销、物流......每一个模块都需要专业知识。

相比之下,直播就容易多了。一部手机,一件产品,随时随地就可以开播。

在这种场景之下,一些商家的劣势甚至都变成了优势。

比如说,直播的口音。

这可能会成为主播的一大特色,甚至还能引来老乡观众的共鸣。

比如说,粗略的包装。

原生态的水果生鲜,常常是套了一个塑料袋,或是包了几张旧报纸,就拿出来展示了。但这种别样的包装,透露着产品的自然。

比如说,毫无技巧可言的讲解。

这种真诚感,反而会增强用户的信任,激发出用户的购买欲和分享欲。

在疫情的笼罩之下,直播电商似乎成了一种“财富密码”。

不仅是中小企业纷纷入场,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网易创始人丁磊、小米创始人雷军......一大批知名企业家也亲自披挂上阵。

他们通过个人直播,或者是和网红主播、明星主播合作,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举个例子。

在2020年5月10日的快手联合直播中,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与快手知名主播,联手发起了一场直播。

在不到3个小时的直播中,累计的观看人数超过了1600万,创造了3.1亿元的交易额。

这相当于格力网店一年的销售额总和!

至此,直播电商实现了崛起——从一个锦上添花的补充,成长为了雪中送炭的主角。

可现在,我们有这么多的直播平台,大家都看花眼了。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3、三种不同的业务逻辑

楚燕来老师说,我们总结了三种不同的趋势,它们的业务逻辑,是不一样的。

第一种,是电商平台+直播。

比如说,淘宝、京东、拼多多。

对于这类货架式的电商平台来说,直播更像是一种对商品详情页的补充。

在过去,商品详情页的内容主要是图片和文字介绍,偶尔会出现一些短视频作为补充。

但和图片、文字、短视频比起来,直播就有着天然的优势。

直播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内容,和消费者的互动性也更加强烈,消费者的代入感,自然也就更强了。用户黏性和转化率,一下子就上来了。

同时,这些主播也在不断地成长,影响力也会不断地提高。很多用户都已经养成了定时观看某个特定主播的习惯。

这就相当于是,从用户的其他习惯中,抢到了时间。

但是,这类平台的本质仍然是货架式的电商。在内容的丰富度、趣味性上,还是比不过内容平台。在“时间争夺战”中,它们不见得能占据优势。

第二种,是直播平台+电商。

比如说,快手、抖音。

对于这类内容平台来说,卖货是对短视频和直播的一种补充。

在过去,粉丝会因为内容,而与主播建立黏性和信任,但他们只能通过打赏的方式来回馈主播。

现在,粉丝可以在自己喜爱的主播的直播间里买货了。

这样一来,既回馈了主播,又获得了实惠的商品,逻辑一下子通顺了。

而且,相比于货架式的电商平台,内容平台在内容方面的专业程度更强。再加上算法的精准推荐,和更加流畅的使用体验,很容易让用户着迷。

内容平台,就更容易从用户的其他习惯中,抢到时间。

但是,这类平台的本质仍然是内容平台。在商品的丰富度、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合约的履行能力等等方面,还是比不过传统的货架式电商。

第三种,是社交平台+直播电商。

比如说,微信、微博。

继内容平台之后,社交平台也开始拥抱直播电商了。

我就拿微信举例。

微信先是在小程序上开通了直播电商功能,后又大力发展视频号。

在视频号的空间里,短视频或是直播的消费者和创作者,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公众号的私域关系。

但和公众号不同的是,视频号在私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类似于内容平台的公域广场和算法推荐。

这就相当于是,从内容工具,转变成内容生态。

而微信又是几乎覆盖了所有国人的社交平台,现在又学习总结了其他平台的经验教训。虽然是后发,但成长速度却非常快。

但是,视频号的生态,整体上还处在早期。内容的质量不够高,用户的习惯还没有养成,电商的业务能力还不够专业。

总的来说,虽然直播电商已经呈现出了三种关键趋势,但没有任何一方处于绝对的领先。

那么,对于还在外围观看,却又很想入场的人来说,直播电商的最大考验是什么呢?

4、三种关键的核心能力

楚燕来老师说,直播电商,归根到底还是卖货的形式之一。最关键的仍然是产品,是品牌,是供应链。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先说产品。

很多人可能对直播电商有一种误解:

一个高热度的明星,一个高曝光的平台,好像就能把任何一件产品卖到脱销。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曾经在YouTube上做过一个关于“粉丝对博主带货的接受程度”的调研,结果发现:

一些制作某个领域的专业内容的博主,一旦开始接广告,一旦开始带货,就会招来粉丝的“天然”抵触。

“哎呀,我明明是来你这里学习专业知识的,你竟然想从我身上赚钱!”

带一次货,就要掉一次粉。

粉丝非但不是主播的一种“不动产”,反而还是一种“消耗品”。

短期来看,粉丝会因为对主播的喜爱,而对产品抱有更高的容忍度。

但长期来看,粉丝会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商品、体验更好的购物流程、服务更棒的售后。

如果产品不过关,一来二去,复购率就会越来越低,退货率就会越来越高。到最后,什么产品都卖不动了。

所以,直播电商反而要拿出比传统电商更棒的产品。

只有更棒的产品,才能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品牌”的概念。

我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在直播电商的领域,有一件爆款产品,叫可立克毒蜂牙膏。

这款牙膏在刚刚面市的时候,对标的是云南白药。售价也不算低,40块钱一支。

可是,我从来没听说过可立克。

结果,这款毒蜂牙膏的销售成绩十分惨淡。

怎么办呢?

可立克的负责人决定,降价!

先让消费者体验产品,在消费者面前树立起“品牌”的概念。

从40块钱,降到30块钱。又从30块钱,降到25块钱,20块钱,15块钱......

最后,降到8块钱一支。

这款毒蜂牙膏,一下子就卖疯了。

消费者有了好的产品体验,才会有对品牌的认同感,才会为下一支毒蜂牙膏买单,产品才会有溢价空间。

前几天我上网一看,你猜怎么着?

可立克的毒蜂牙膏,又卖回40块钱一支了。

有了好的产品,有了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我们还要面对供应链的难题。

楚燕来老师说,想把供应链做好,太难了。

如果提前大量备货,一旦销量不如人意,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库存积压。

假设你非常幸运,一场直播下来,产品狂销100万件,可其中的95万件,甚至还没有进入工厂的流水线。

因为在供应链这个点上,直播电商并不具备像传统的线下渠道或者货架电商那样的优势。

主要有三个难题。

首先,是控制能力。

直播电商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并不强,尤其是对一些还不具备品牌力的商家来说。

在供应链的合作过程中,它们的议价空间常常是被极度压缩的。

其次,是流量的稳定性。

对于传统线下商家和货架电商来说,流量更加稳定,也就更容易预测。

传统线下商家,流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位置。

开在小区里,就服务这个小区的消费者。开在街道上,就服务这条街的消费者。开在闹市区,就服务方圆5公里的消费者。

货架电商,流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台的流量分配规律。

短期来看,流量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而对直播电商来说,流量极其不稳定,也就很难预测。

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刷到我的直播间,也不知道他们会在直播间停留多久,更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把直播间的链接分享给亲朋好友。

最后,是客户属性。

对于传统线下商家和货架电商来说,客户的属性特征相对稳定。

我是卖篮球鞋的,那么我的客户年龄会集中在12-35岁的区间。我是卖老年人保健品的,那么我的客户会集中在65岁以上的区间。

有了这些特点,我就可以预测市场有多大的需求量,也就更容易规划生产和采购。

这也是直播电商所不具备的。

我今天可能卖的是口红,明天可能就改卖零食,后天可能又改卖厨具了。

今天买货的是00后,明天买货的是老年人,后天买货的可能又是中年人。

供应链这么难做,该怎么办呢?

产品这么多样,又该怎么选呢?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5、供应链难题,怎么解?

楚燕来老师说,其实现在已经有了很多供应链的解法,可以供不同层级的主播选择。

对于小主播来说,可以选择自产或者自采。

在快手上,有一些小主播,他们拿不到多少流量,粉丝数量也非常少。但如果打开主页就能发现,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售卖自家生产的产品。

有的人在卖自家种植的农产品,有的人在卖自己烘焙的蛋糕,有的人在卖自家工厂生产的百货。

而对于那些“家里没厂”的小主播来说,就近采购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比如说,杭州的四季青。

四季青作为一个大型的服装批发市场,批发价格低、可供选择的范围广、品类也会不断地更新,就特别受附近的小主播青睐。

通过为小主播提供货源,四季青的周边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型的主播聚集区域。

有了四季青“撑腰”,这些小主播既减轻了库存积压的风险,又缓解了垫付资金的压力。

对于中主播来说,可以选择平台提供的供应链服务。

对于货架电商来说,平台的供应链已经非常成熟。

这些平台可以直接调动大量的上游机构,为主播提供货源。

但对于转型做电商业务的内容平台来说,平台的供应链就是一个极大的短板。

怎么解决呢?

第一种,是合作共赢。

比如说,在2020年“618”的前夕,快手就宣布和京东展开供应链方面的合作。

主播在快手上直播,再由京东解决货源支持、物流配送的问题。

第二种,是自立门户。

比如说,抖音在2020年6月成立了电商一级业务部门。

从商品到店铺,再从店铺到支付,自行完成生态闭环。

这样一来,抖音就不需要再依赖淘宝、京东等货架电商提供的商品。

对于大主播来说,还可以选择第三方的供应链整合服务商。

有了“提供商品”的基础需求,就有了“细分商品”的精细需求。

这样一来,为商家和主播提供对接服务的第三方供应链整合服务商,就有了生存的机会。

比如说,魔筷科技。

魔筷科技就像一座桥一样,架在商家和主播中间。

这座桥能做什么呢?

招商团队,可以帮主播找到对应的商家,完成匹配。

选品团队,可以帮主播完成商品的筛选、质量的把关。

随着数据的不断累计,魔筷还可以通过完善算法,不断提高匹配和选品的能力,来完成对商家和主播的长期服务。

6、选品难题,怎么解?

楚燕来老师说,对于直播电商来说,有些商品,是尤其“受益”的。

比如说,决策成本特别低的商品。

简单来说,就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9块9包邮到手”的商品。

客单价低,决策成本也低。这种商品,就特别容易引发粉丝的消费冲动。

在2020年11月公布的当月销售数据中,销量排行榜的前10名,没有任何一件商品的单价超过了20块钱。

同时,相当一部分畅销商品的价格,都在9块9以下。

如果我在直播间被一件新款的空调种草了,我可能要考虑个三五天。我们家还需要买空调吗?这款空调真的有他说的这么好吗?买回来出了质量问题可怎么办?

可如果我在直播间被一件9块9的钥匙扣种草了,还想什么?买呀!千金难买我乐意。要是买回来又不乐意了,大不了就淘汰掉。

比如说,特别依赖真人演示的商品。

我举几个例子。

比如说,美妆产品。

我特别喜欢这一款口红,但是我很担心,这么漂亮的图片,是不是灯光+美白+磨皮+调色+滤镜的产物呀?

你可以现场涂给我看看吗?

比如说,家居产品。

这款沙发看起来物美价廉,但是我很担心,这么便宜的沙发,会不会有质量问题呀?

你可以找一个200斤的大力士,踩在沙发上跳一跳吗?

比如说,组合产品。

这张按摩椅看起来好高级啊,但是我很担心,买回来之后,会不会遇到安装上的难题呀?我也不愿意看说明书。

你可以一步一步,细致地教我安装吗?

比如说,需要持续补充或者更换的产品。

对于很多小主播来说,直播频率非常的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主播,是坚持日播的。

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粉丝已经在昨天的直播中买到了所需的商品,今天只是来看个热闹的。

但有一些商品,是消费者长期需要的。有的商品需要定期补充,有的商品需要定期更换。

我也举几个例子。

比如说,生鲜水果。

生鲜水果天然要面对保质期的问题。所以消费者常常是“少量多次”地购买。

今天买一点橘子,明天吃完了,后天再来买香蕉。

比如说,生活用品。

很多年轻的上班族,忙于打拼,很少打理生活,他们是有“囤货”的习惯的。

30块钱100包纸巾,还包邮,好划算啊,买一点吧,早晚用得上。

99块钱包邮的洗浴套装,好划算啊,买一点吧,早晚用得上。

比如说,服装品类。

服装品类,是直播生态中,上架数量最多的一个品类了。

款式丰富多样,上新速度极快,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又会不断产生,服装品类就可以在直播间里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出现。

而且,需要持续补充或者更换的产品,还特别容易和主播产生绑定。

这个主播是买女装的,那个主播是卖日用品的。我就可以去某个主播的直播间,专门购买某一种特定的商品。

产品的问题,可以靠选品尝试解决。

供应链的问题,可以靠渠道尝试解决。

如果,你是尚未入场的玩家,看到这里,可能会想问:

直播电商的世界,还有机会吗?

未来的直播电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7、直播电商,还是会回归到零售的本质

楚燕来老师说,直播电商,还是会回归到零售的本质。

直播,扮演的其实是一个连接器的角色。

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每天都在处理一些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每当有新的连接器产生,就会重塑这三种关系。

也就是,结构性的变化。

结构性的变化,就会带来新的商业形态。

但总有一天,连接器也会变得普及。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的不断下降,它就会逐渐从少数人、少数场景的专用工具,变成多数人、多数场景的通用工具,甚至变成一种标配。

比方说,20年前的电商。

在电商之前,购买某件商品,需要走进一家实体店铺。看见一件心仪的商品,还要小心翼翼地甄别。觉得价格太贵,还要和商家讨价还价。

而在电商出现之后,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进来,这种购物模式被彻底重塑了。

购买某件商品,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对商品质量有所怀疑,可以看看其他人的购买评价。也不需要讨价还价了,因为全都是“一口价”。

到今天,电商平台已经是一种“稀松平常”的标配了。

直播电商,也是类似的逻辑。

直播对零售行业的推动效果太显著了,不断有新的企业参与进来。

大家拼的是流量,是红利,是信息差。

在这个阶段,谁能更好地掌握直播工具,谁能更娴熟地使用直播平台,谁就能在竞争中拔得头筹。

但在这个领域渐渐成熟之后,这些早期积累的先发优势就会逐渐被稀释。

大家终归要回到起跑线,拼内容,拼产品,拼服务。

对于后发者来说,这就是翻盘的机会。

直播电商的世界,乾坤未定。

直播电商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最后的话

听完楚燕来老师的分享,我受益匪浅。

我将我的收获,整理成了7个模块,希望能给你带去一些启发。

第一,直播,是更高效的媒介。

完成更加丰富、复杂的内容传播,是直播电商最大的长板。

图文,很难将复杂信息介绍清楚。

而直播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商品内容,充分地表达给观众。还可以根据观众的在线反馈,实时调整直播思路,做出针对性的讲解和展示。

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再到直播。单位内容的信息含量越来越高,能击穿的交易决策也就越来越多。

第二,直播,一步步结合电商。

在2016年之前,直播和电商,还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

直播平台上的主播和内容创作者,只能通过观众的打赏来获取收入。

2016年,蘑菇街率先看到了“直播+电商”的机会。随后,短视频领域的快手,和电商领域的淘宝,都选择了迅速跟进。

在2018年的11月6日,某位知名主播在快手上开启了一场长达24小时的直播带货活动,直播间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了100万。当天的交易额,高达1.6亿。

直播带货,一下子就引爆了整个行业。

而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也大大加速了直播电商的崛起。

随着不少知名企业家的纷纷入场,直播电商也逐渐实现了崛起——从一个锦上添花的补充,成长为了雪中送炭的主角。

第三,三种不同的业务逻辑。

第一种,是电商平台+直播。

比如说,淘宝、京东、拼多多。

对于这类货架式的电商平台来说,直播更像是一种对商品详情页的补充。

第二种,是直播平台+电商。

比如说,快手、抖音。

对于这类内容平台来说,卖货是对短视频和直播的一种补充。

第三种,是社交平台+直播电商。

比如说,微信、微博。

对于这类社交平台来说,直播电商是对内容生态的一种补充。

第四,三种关键的核心能力。

第一点,是产品。

粉丝非但不是主播的一种“不动产”,反而还是一种“消耗品”。

所以,直播电商反而要拿出比传统电商更棒的产品。

第二点,是品牌。

消费者有了好的产品体验,才会有对品牌的认同感,才会为下一款产品买单,新产品才会有溢价空间。

第三点,是供应链。

因为在供应链这个点上,直播电商并不具备像传统的线下渠道或者货架电商那样的优势。

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不足,流量不够稳定,客户属性难以预测。

第五,供应链难题,怎么解?

对于小主播来说,可以选择自产或者自采。

对于中主播来说,可以选择平台提供的供应链服务。

对于大主播来说,还可以选择第三方的供应链整合服务商。

第六,选品难题,怎么解?

比如说,决策成本特别低的商品。

比如说,特别依赖真人演示的商品。

比如说,需要持续补充或者更换的产品。

第七,直播电商,还是会回归到零售的本质。

直播,扮演的其实是一个连接器的角色。

但总有一天,连接器也会变得普及。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的不断下降,它就会逐渐从少数人、少数场景的专用工具,变成多数人、多数场景的通用工具,甚至变成一种标配。

就像20年前的电商一样。

到最后,大家终归要回到起跑线,拼内容,拼产品,拼服务。

对于后发者来说,这就是翻盘的机会。

直播电商的世界,乾坤未定。

直播电商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Copyright©2015-2022 艾奇在线(厦门)营销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63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