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0到1建站域名及服务器配置入门课 授课老师:辉辉
时长: 60分钟
讲师: 辉辉
最近和多位老板聊过之后,发现老板们对「流量」是有执念的,很焦虑没流量又经常掉进流量陷阱。
今天尝试总结一下,不一定对,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流量的本质
一说到「流量」这个词,大家都能随口说点绝招、门道出来。
有的老板说:
我花点钱,投个100万,直接向媒体「买」用户/线索,我就可以直接转化了。
有的老板说:
我就想做免费的流量,比如写点文章、拍个短视频,或是让员工搞个直播,就能把货卖出去。
其实不管「付费流量」还是「免费流量」,本质上都是在做「交换」,只是交换的代价不一样罢了。
所以,流量的本质就是一场「价值交换」。
天下,从来就没有「免费」的流量。
所有的流量获取,都是有成本的。
付费流量的成本,是摆在明面上的「广告费」;
而所谓的「免费流量」,其成本是隐藏在背后的「内容生产与人力投入」,还有出效果的时间成本。
有老板说付费流量,钱花了,但目标直接、效率也不错,只是现在越来越贵了。
但免费流量的成本代价也不小,其效果也不会差,不能只看单次转化,更要看用户的LTV。
我们用一个公式来重新理解流量:
流量 = 成本(资金/时间/人力) × 效率(策略/创意/执行)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
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不是纠结于花钱还是花时间,而是要看效率。
就是在我们公司现有的资源(优势)下,哪个效率更高,哪个价值更高?
有些产品,就适合快进快出,花钱可能效率就更高;
有些用户,就需要你长期经营,用内容来维系客户的关系,长期价值就更高。
不管用哪种方式获取用户,除了成本的考虑,还要考虑我们产品的设计以及用户终身价值的挖掘。
产品不同或是公司所处阶段不同,策略打法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流量陷阱
作为老板,既焦虑现有的流量,又时不时就会掉入流量的陷阱。
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陷阱,还是分成「付费流量」和「免费流量」分别来看。
1、付费流量的三大陷阱:
• 上瘾陷阱:把「流量」等同于「销量」
这是最常见,也最危险的。
前些年,确实曾经有过:
只要我们花钱买来了点击和曝光,订单就会像流水一样涌来。
慢慢地就上瘾了,一旦上瘾了就很难戒掉了。
一直在花钱就有流量、就有订单、就有利润,然后就花更多的钱,想要更多的订单、更多的利润这条路上不断循环。
但是,如今流量越来越贵,即使有订单,利润也越来越低。
再加上市场环境稍稍一变化,根本毫无抵抗能力。
• 唯成本论陷阱:追求绝对的低成本
这个CPA太高了,必须给我降下来!
那个ROI太低了,必须给我提上去!
这些恐怕是每个优化师的噩梦。
老板们过分关注单个线索的获取成本,却往往忽略了客户的终身价值(LTV)。
为了压低CPA,我们可能会放宽定向,用更「吸睛」但不太精准的素材,造成的结果就是来一堆无效线索,后端销售团队也怨声载道。
看似在前端「省了钱」,实则在后端造成了更大的资源浪费。
• 甩锅陷阱:把「投手」当成「神仙」
投放效果不好,肯定是优化师不行,换人!
这是另一种简单粗暴的归因方式。
老板们往往将复杂的营销问题,简化为单纯的技术操作问题。
他们忽视了,广告投放只是整个营销链路中的一环,其效果受到产品力、品牌信任度、落地页体验、销售转化能力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把所有希望寄托于一个「神乎其神」的投手,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就是老板们经常会掉入的「付费流量」3个陷阱。
面对「免费流量」,老板们非常想要免费的流量,但同样也会掉入「三大陷阱」。
2、免费流量的三大陷阱:
• 认知陷阱:认为「免费」真的等于「零成本」
这是对「免费」二字最大的误解。
所谓的免费流量,从来都不是零成本的。
其背后是巨大且持续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组建一个内容团队,每个月的工资、社保、设备折旧、场地费用,算下来可能远超同期的广告投放费用。
而且,这种投入在短期内往往看不到直接回报,对老板的耐心和公司的现金流都巨大的考验。
• 投机陷阱:迷信「爆款」与「风口」
老板们今天看到直播带货火,就赶紧搭个直播间;明天看到短剧能引流,就马上找人写剧本。
这种追逐风口的行为,看似抓住了机会,实则暴露了战略上的懒惰和投机心理。
我们总想着复制别人的成功,却不愿静下心来打磨自己的核心内容和用户价值。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什么都尝试了,什么都浅尝辄止,什么都没做成。
• 自嗨陷阱:把「内容」当成「广告」
这是很多老板做内容时最容易犯的错误。
一上来就急吼吼地推销自己的产品,三句话不离「我们的优势」、「买它就对了」。
这种「自嗨式」的内容,完全没有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用户上抖音、看公众号、刷短视,是为了放松、娱乐、学习、社交,而不是来看广告的。
不懂得为用户提供真正的价值(情绪价值、信息价值、娱乐价值),内容就无法与用户建立连接,自然也换不来他们的关注和信任。
没有信任,就不会有转化。
建立健康流量体系
只有你真正理解了流量的本质,了解付费流量和免费流量的陷阱,才有机会走出流量焦虑,又不掉入流量陷阱。
作为老板,只要是流量都会想要,不管是是付费的还是免费的。
问题是,怎么做才能不会被「流量」绑架,成为掌控流量的高手?
付费流量和免费流量都要,而且两手都要会都要硬。
尝试用三步,为公司建立一套稳定、健康又有价值的流量体系。
• Step 1:回归原点,明确你的「价值坐标」
在讨论流量之前,请先放下焦虑,真诚回答三个问题:
• 我的产品/服务,到底解决了谁的什么问题? • 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 我能为用户提供什么独特的价值?
只有明确这三个问题,才能建立起我们的「价值坐标」,这才是所有流量策略的基石。
根基不稳,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 Step 2:放弃单腿走路,学会打「组合拳」
不要再将付费流量和免费流量视为对立的、非此即彼的选择。
它们应该是协同作战的左膀右臂。
我们可以用付费流量做「空降兵」和「扩音器」。
在业务初期,用它来快速测试市场,获取第一批宝贵的种子用户;当我们创造出优质内容时,用它来「助推一把」,让好内容触达更多精准的受众;在关键的营销节点,用它来集中引爆,实现快速冲量。
同时,我们用免费流量来建立「根据地」和「护城河」。
通过持续的、有价值的内容输出,与用户建立深度信任,沉淀属于自己的忠实粉丝。
逐步打造企业自己的「流量资产」(如高粘性的社群、有影响力的公众号或IP),这才能真正降低对外部平台的依赖,构建起长期的、不可复制的竞争壁垒。
• Step 3:建立「全链路」思维,从引流走向经营
流量进来,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我们必须建立全链路的流量思维,思考如何更好地承接、转化、服务、留存,甚至激励他们产生裂变。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打通市场、销售、产品、服务等各个环节,不断优化整个用户旅程中的每一个触点。
同时,要建立起自己的用户数据分析体系,用数据来驱动决策,而不是凭感觉。
只有这样,流量的价值才能被真正地放大。
只有不断实践上面这三步,才能构建起稳定、合理、健康的流量体系。
最后,多说两句:
付费投流获取流量,大家都已经是高手了。
免费流量这块,我和很多老铁聊过,有些老板已经要求他们在做,但大部分还是没有强制要求。
但我个人还是建议,不管老板有没有要求,我们还是要主动去研究的。
可以预见的是,付费投流一定是越来越贵的,当哪天老板接受不了这么高成本的时候,极有可能说停就停,到时失业的可是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既会花钱投流,又能帮老板免费引流,平摊成本,老板也就离不开你了。
说到「免费流量」,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做公众号、拍短视频;
但其实现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去关注,就是AI SEO。
怎么才能把我们信息做到AI的搜索结果里,这个接下来会是老板们都想要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