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流税」真的来了?80%企业或将倒闭,优化师又要何去何从?
艾奇在线
2025/08/07
1716

「投流税」它真的来吗?

最近圈里流传「投流税」,都说如果「投流税」真的实施了,80%的公司可能要倒闭,特别是电商、游戏等高额投流的行业。

今天我们深度来看看:

  • • 「投流税」到底是个啥?
  • • 哪些行业可能会受影响?
  • • 这些行业要如何应对?
  • • 对优化师来说又有哪些影响?

「投流税」到底是个啥?

严格来说,不应该直接叫「投流税」,因为它不是一个单独的税种,应该是「广告投流费用+企业所得税」的组合叫法。

为什么广告圈里会叫它「投流税」,主要来源于两个相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第44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也就是说,广告和宣传费不得超过年收入的15%,是在2007年就有了,并不是今年才有的。

那为什么今年又被大家关注到了呢?

虽然之前就有广宣费不能超过15%的规定,但在实际经营中,加上近些年广告的形式也不断在变化,很多新的广告宣传形式,之前的法规无法明确界定。

所以,今年7月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又发布了一个指南。

2、《〈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适用问题执法指南(一)》

2025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适用问题执法指南(一)》,明确了「商业广告」的定义。

核心是用下面这四个特性来界定:

  • • 营销性‌:以推广商品或服务为目的;
  • • 媒介性‌:通过特定媒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发布;
  • • 受众不特定性‌:受众需为非特定群体,即使使用算法推荐精准投放,只要受众基于模糊画像或网络行为筛选,仍视为不特定;
  • • 非强制性‌:信息传播非强制接收。

这样就明确了,除了传统的在报纸、电视等媒介投放的广告,现在我们在互联网媒体平台投流费也明确定义为「广告费」,也适用「广告法」和「企业所得税法」了。

所以,圈内流传的「投流税」准确来说应该是:

当每年的广告和宣传费超过年收入的15%的,就要被缴企业所得税了。

哪些行业可能会受影响?

严格来说,《广告法》是适用所有行业的,但不同行业会有不同的比例。

一般的普通行业:广告费不超过15%;

特殊行业:化妆品、医药、饮料等行业不超过30%;

跨境电商:主体是境内的,如果是在境内投流,就得用境内的规定办。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广告费超过了规定的限额,就得交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25%。

对于那些本来就依赖高投流费用的行业,比如,游戏、电商、化妆品等行业来说,超过部分要再交25%的企业所得税,那整个企业的成本就增加了,利润就减少了。

美妆行业在各大平台投流费加起来可能都快占收入的一半了,比如,10亿的年营收,可能有5个亿花在了广告费上。

即使有30%的限额,但也远远超过了,超过的20%要交企业所得税,这样算下来要补交4000-5000万。

游戏行业也是「花钱买量」的模式,每年的广告费也远远超过了15%。

只要是严重依赖「花钱买量」的行业都会受影响,有钱也不能乱花了。

国家其实不是要让你多交税,长远看更重要的是要让我们不要「内卷」搞恶性竞争。

要如何应对?

短期来看,对于企业来说,经营压力肯定是增加的。

面对「投流税」的压力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

  • • 抱团省税:将广告费分摊给旗下子公司,用满15%或30%的额度;
  • • 精准投放:提升广告投放的精准度,提升ROI,也可以充分利用AI来降本增效;
  • • 重视私域:建立自有私域流,加强运营,维护好客户,提升复购率;
  • • 加强品牌和产品:一个是加强品牌建设,另一个研发能打的产品,减少对投流的依赖;
  • • 出海做跨境: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出海做跨境,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

所有的应对策略都要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不要给自己留BUG。

对优化师来说又有哪些影响?

对于优化师来说,「投流税」对我们的直接影响就是「投流效率」。

面对压力,公司和老板的经营压力大了,就会想办法压缩成本,首当其冲就是缩减「广告费」。

以前老板给我们100万投流预算,现在只批给我们80万或50万,但老板的目标不会降低,也就对我们的投流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打铁还须自身硬才行。

不管行业如何变化,不断提升我们的投放和优化能力才是王道。

特别建议各位老铁多研究研究平台的算法,以及用现在的AI技术来提升我们投流能力。

Copyright©2015-2022 艾奇在线(厦门)营销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63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