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奇先生:重新思考最小可行性产品(MVP)
艾奇先生
2025/09/02
1873

从2025年7月1日开始,我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的创业项目——内容方向的创业。两个月下来,拿到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验证了该方向的可持续性。今天简单做个复盘,重新思考:最小可行性产品(MVP)。

做项目一定要跑通几次闭环。啥意思?就是一个项目的商业模式能否持续,得有明确的数据支撑。这些数据覆盖从用户接触、咨询,到转化、售后的全流程,并且符合漏斗模型的基础指标(上大下小),最终实现从“路人”到“客户”的闭环。只有经过至少几次验证可行,这个项目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比如说,现在创业流行内容获客:先策划内容,然后分发到全网,进而引导看内容的用户进入私域,再在私域中进一步沟通以增强信任,最后找准时机促成转化。在这个链条中,首要分析内容分发后是否有人观看(阅读),哪怕只有几十人看也没关系;接着要看这些人中有没有人咨询,咨询的人里又有多少加了好友进入了私域;进入私域后,会咨询目标业务的用户有多少(注意,重点关注针对目标业务的咨询);这些用户的购买意向等级如何(可划分ABCD)、成交概率有多大;最后还看成交周期多久、成交单价是多少等等。综合评估各环节的数据,方可全面判断项目的可持续性与商业价值。

除非自媒体靠广告流量主为生的项目,否则真不用死磕非要做成几万甚至几十万播放(阅读量)的大爆款,而更应该关注的是,当有1000人、100人甚至10人观看(或阅读)时,有没有1个人能转化到你的私域池里面。如果1000人里面能转化1个进池,那转化率就是千分之一;10人里能转化1个,转化率就是十分之一。按这个标准来评估,转化率越高,项目的可行性就越高,也说明内容策划或推广方向是比较正确的。

另外,如果是适合拉群的项目,建议要拉个群群内用户交流时会发散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你的机会,是你展现专业水平、建立信任的好时机。同时,能给你带来很多内容创作的灵感(全文完)

艾奇先生碎碎念

后记:

回顾几次“创业”经历,尽管都没能收获荣华富贵,但我自认为已是一名连续创业成功者:第一次“创业”始于2013年(刚毕业两年),核心是持续运营艾奇SEM 公众号(2015年成立公司后重新注册了新号);

第二次“创业”在 2019 年,通过对广告渠道业务的方向转变与调整,上线了广告渠道资源对接平台U渠道。它是一个撮合供需双方合作的广告渠道资源型平台,截至2025年已经有12万的注册用户,对接撮合次数即将突破200万次。

也借此构建起了艾奇在线的营销服务生态。

从2025年7月起,我正式开启新的“创业”征程,新方向回归内容,聚焦企业“内容营销”顾问,将与 “AI+营销” 深度结合,致力于帮助企业做好全媒体内容布局,涵盖AI助手、微信、小红书、抖音、百度、网易、搜狐、知乎、头条、快手、B站等平台的付费流与自然流的内容运营顾问服务。

推广形式万变,内容为王不变。下一个征程,我将致力于帮助 10000+ 企业把内容做扎实、做到位。

Copyright©2015-2022 艾奇在线(厦门)营销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16382号-2